[青年團契]中國的節慶與宗教 ◎撰文∕劉明暉 ◎期數:248期 ◎1998.05號
生活在百分之九十六都是非基督徒的社會裡,台灣基督徒無時不刻要面對傳統節慶與風俗的挑戰。這些節慶能否在基督教信仰裡找到容身之處?在作出抉擇之前,我們須要先認識它們。
有許多的節日
我想說的是
這些風俗是不是覆蓋了某些宗教意涵
然而我們卻沒有考慮
或者說不需要考慮而不知不覺的被同化
而跟一般人一樣
還是大家都這樣做
沒什麼關係
有沒有人願意拋磚引玉
討論一些常見的民間習俗
其背後的意義
以及 基督徒不可以做的理由
【 回應 】
中國節慶宗教淵源
基督徒該如何看待中國節慶?首先要了解這些節慶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就我了解,所有的中國節日都有其宗教淵源,就從慶典中最重要的年節說起吧。年節其實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整個年節裡充滿了祭祀的活動,從祭天、祭祖先、拜各種神祇,到拜本行本業的祖師爺。
年節的活動也往往帶有宗教性的動機:放鞭炮最早的目的是嚇鬼、貼春聯是為了避鬼、占卜則是預測明年的禍福吉凶。至於多如牛毛的禁忌(如不倒垃圾,以免把財富倒出門)就不必提了。
在我們看來是歡樂節慶的元宵節也不單純,「元」即「開始」,「宵」者「夜也」,元宵就是一歲夜節之首。因為上元是天官生日,也是天官賜福之日,又是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生日,所以元宵與道教實有密切關係。
至於清明節則是從墓祭而來,並且與寒食節(春天的禁火節)結合,一家大小以吃潤餅來紀念祖德。因為火象徵生命,禁火表示生命漸時隕滅,待春天降臨,萬物復甦,生命再度欣欣向榮,正象徵祖先靈魂雖死猶生,活在家庭與子孫身上。
至於熱鬧的端午節,紀念屈原只是其中一說,另有說祭拜伍子胥或東漢曹娥的。事實上,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節就已存在,所涉及的飾物及習俗如菖蒲、艾草、香囊、午時符、午時水、雄黃酒、鍾馗像等則無一不與驅邪避疫有關。
吃粽子也不隨便,在一般家庭都是上供奠祭,然後闔家進食,保留了「先敬祖宗,然後敢食」的習俗。至於划龍舟,依聞一多的說法是吳越一帶龍圖騰祭拜的遺風(董芳苑則認為粽子是祭水鬼,划龍舟是驅逐水鬼),只是後人為了讓習俗繼續存在,就給它加上了時代所需要的意義(如宣揚忠孝節義)。
談到中秋,固然詩情畫意,但中秋的起源依然不脫宗教性,一是認為源自收成時祭祀土地神報告豐收的「秋報」遺俗(相對於播種時的「春祈」),一說是源自古代祭月之風。古代月亮稱作「太陰」,又稱「夜明」,祭月可是很嚴肅的祀典,到後來才逐漸由賞月取代了祭月。
已出社會弟兄姊妹熟悉的尾牙,乃是祭拜土地公。因為土地公具有財神的性質,依民間作法向來是初二、十六(或初一、十五)祭拜,所以十二月十六日最後一次祭拜就被稱做「尾牙」。今日的慰勞員工,則是後來的衍申。
祭典與世界觀
事實上,臺灣民間除了早晚焚香祭公媽外,比較隆重的祭祖禮儀都在歲時年節進行。農曆正月初一、上元、清明、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陽、冬至、及除夕,家中都得拜祭家神及祖先。中國人的世界觀就是在這整年從頭到尾頻繁的祭典中自然形成的。
當然,在節慶習俗的流變過程裡,宗教色彩逐漸在淡化,留下來的是諸如團圓、娛樂等功能。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從農業生活傳承下來的慶典儀式,其實是綜合了中國人的人生觀、自然觀與宗教觀。
因此即使多數跟宗教緊密結合的習俗已被遺忘或放棄,節日(歲時禮俗)本身的象徵意義其實一如「生命禮俗」(如誕生、成年、婚姻、喪葬),對形塑中國人的生活世界還是扮演相當重要的地位。
面對節慶,目前基督教界的多數作法是放棄節慶的迷信部分,對節慶本身則持寬容的態度,更進一步者則試圖賦予傳統節慶基督教信仰的意義(如新春證道時對十二生肖的屬靈解釋)。
節慶的象徵意義
只是一如前所述,即使放棄節慶的迷信部份,節慶本身的象徵意義依然可能潛藏有跟信仰衝突的價值,這是急於提倡認同本地文化的人所不可不察的。
諸位網友大概都會很自覺避免使用有龍、鳳圖樣的物品,被按立的長執如果名字裡有「龍」字,通常也會改掉另賜聖名。為什麼?有人可能會引《啟示錄》十二章9 節:「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龍既是魔鬼的化身,當然要敬而遠之了。只是中國龍無論在形象及象徵意義上都大大不同於西方所理解的龍。
我也認為龍的圖樣應該避免,不過理由略有不同。龍在中國本來是部落的圖騰,後來成為帝王的標記。但在民間信仰的理解則從最初具有賜生命降甘露的神能,也會降災降禍的神話形象轉變成吉祥與富貴的象徵(如今日的「望子成龍」)。
因此,我們所以不贊成龍的圖樣,除了是因為中國的廟宇大量使用了龍的圖騰(這點跟保羅反對吃祭偶像之物的理由是很接近的),更重要的是龍本身所象徵的意義根本上和信仰的價值是相衝突的。
價值觀的衝突
這就回到了前面的關切焦點:我們有可能拒斥了中國傳統跟迷信有關的行動、物品,但卻對其背後一整套的世界觀無所自覺。
讓我再舉個例子:祭祖很顯然的被基督徒所拒絕,原因之一是因為「祭」字本身的定義就和鬼神有關(以手捧肉於神前為「祭」)。在中國人的觀念裡,祖先死後就被提昇到幾乎跟神明同等的地位,並且繼續庇佑後世子孫。
香火的延續牽涉到家族的興衰,因此是相當重要的(透過子孫的祭祀供應祖先在另一個世界所需,祖先則相對福蔭子孫或降罰詛咒)。也由於祖先的地位相當於神明,所以中國人認為把祖先當神一樣祭拜是很自然的事。
所以不拜媽祖、關公,別人會認為這是宗教與宗教間的不同形式,但如果不祭祖,就涉入了倫理爭議(中國人的「家」其實是活人與祖靈共同生活的「所在」),中國家族的凝聚力,正是透過祭祖這樣的活動一次又一次被強化。
而我要說的就是,我們雖然廢棄了祭祖的形式,但是如果欠缺自覺的話,依然可能繼續繼承祭祖活動背後的那一套運作邏輯。
異教思想的借屍還魂
我很盼望大家對傳統宗教的敏感不要只停留在偶像、廟宇這些外表的形式(雖然從「權能對峙」的角度來看這也很重要),還能看見這些宗教背後的意義。我一直深深覺得中國宗教有強烈的現世性(所以財神與觀音才成為通俗崇拜對象),中國宗教的信徒很少會希望成神或升天;反之,他們要求神靈從天上降臨人間。
中國人從人而思及神,不像西方由神思及人;中國人除了拜天之外,特別崇拜土地,所以崇敬閻王更甚玉皇,因為天與現實生活的關係不像地那樣直接。每一村莊的土地公廟及每一縣的城隍廟才跟百姓有直接關係。拜閻王所以比拜玉皇多,原因便是玉皇只統治天上,閻王不只統治人,還統治人間。
再細看中國各種宗教的形式不外為延年益壽,添福納財,對準的是現世的幸福。他們關心的是人,及在此世上過好生活。中國人尊敬宗教的神衹不是因為他們是神力的來源,而是因為這些神能滿足其幸福生活的要求。
這也難怪基督教「捨己」的道理他們聽不進去,原罪更不可能接受。反觀自己,如果我們今天的禱告不是對神旨意的尋求、順服與感謝,而是祈求獲取自己的利益,這樣和中國人那種驅使神明的功利式虔誠(utilitarian piety ),把宗教當作實現自己願望途徑的態度又有什麼不同呢?
聖經上關於偶像的定義,不僅是金石土木所塑成的像,還包括一切可能取代神或強奪神榮耀的東西。中國人對現世福祿的強烈興趣,其實已經把人的眼光完全定在地上,這才是我們要更關心的拜偶像問題。
看穿問題本質的能力
回到面對傳統節慶的問題,我們有沒有可能以一種更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富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傳統節慶?我相信,除了前面所述保持高度警覺以維護信仰純淨的態度之外,我們也需要看穿問題本質的能力。
在這些非理性、庸俗化的傳統表象之下,其實掩藏著一種更根本的「存在性根源」(existential source),一種對生命的「焦慮」(anxiety),反映出中國人其實也需要保護和幫助,撫慰和鼓勵,以及對人存在和世界的解釋(只是他們把非本質的當作本質,把相對的當成了絕對),這正是基督教可以對中國人有所貢獻的地方。
(原[青年團契]1998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