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22年1月23日 星期日

我們不喝酒-朱成明傳道

 引言:(耶三十五6、8、14)各位弟兄姐妹大家平安,願神的恩惠常與我們同在!今天下午我們想根據聖經用「我們不喝酒」這個題目來彼此勉勵,懇求聖靈親自帶領我們。

    這是我們今天在實際的信仰生活當中常常會碰到的一個問題,到底身為一個基督徒可不可以喝酒呢?如果說:不可以。那麼請問:聖經的根據在哪裡?

首先,就一般來講,「不可以醉酒」大家應該都知道,都可以說「阿們」!聖經裡頭也有明文的記載,請看(林前六9、10),在這裡保羅很肯定的告訴我們: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意思就是不義的人將來一定不能夠得救進天國,這是對的;那麼問題是哪些人在神的面前會被看作不義呢?保羅在這裡很具體的提出一般最常見的十種不好的行為,其中有一樣就是醉酒的,怎麼說呢?理由很簡單,請看(箴二十1),因為醉酒能使人褻慢,會讓人喧嚷,尤其會使人因無智慧而犯錯;比如挪亞出方舟之後,因為醉酒而赤身露體,導致自己的兒子含和他的子孫受咒詛(創九20~25);又比如羅得逃出所多瑪之後,因為醉酒而造成亂倫,導致自己跟自己的兩個女兒發生關係都不知道(創十九30~36);因此,聖經才警戒我們對屬物質的酒要非常小心,請看(箴二十三29~35),是的,紅酒在杯中閃爍,但你卻不可以觀看;酒喝下去會舒暢沒錯,但你卻不可以留戀,為什麼?因為它終久會如毒蛇一般咬你、刺你,它更會轄制著你,直到你傾家蕩產、身敗名裂;難怪,利慕伊勒王的母親才教訓他的兒子說:君王和王子喝酒都不相宜,恐怕他會忘記神的律例,會顛倒困苦人的是非(箴三十一4、5)。真的是這樣,這種教導完全正確;所以,儘管在聖經裡面酒在舊約時代是除了水以外的重要飲料,通常用來代表神的恩典(箴三10),更預表神的真理(賽五十五1);而主耶穌在世上傳福音的時候祂所行的第一個神蹟,就是在迦拿娶親的筵席當中把水變成酒,這是事實;況且酒也真的有它的好處,比如說可以補力(傳十17),或者可以當作藥用(提前五23;路十33、34)等等;不過總的來講,屬物質的酒所帶給我們的害處遠比好處要來的多,不只是在肉體上,特別是在信仰上,所以我們還是要格外謹慎,小心一點比較保險,與其說「我可不可以喝酒」?倒不如先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喝酒」?目的是什麼?我這樣做能夠蒙主喜悅嗎?然後再三思而後行,如此才有可能榮耀神,也才有可能造就人,同時更能夠保證自己的身、心、靈永遠都不會因為喝酒而受到無謂的虧損,這一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包括沒有信主的人也都可以認同才對。

因此,有關「我們不喝酒」這件事,或許需要從這個觀點出發來作更深一層的探討,我們才比較容易掌握住它真正的內含,進而明白它的教訓。現在我們就先從「字句」本身著手,今天如果以中文和合版聖經為準,「不喝酒」這句話在整本聖經裡面總共只出現4次:3次在舊約,都在耶利米書第三十五章,第6、8和14節,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讀的經文;另1次是在新約,在(路七33)節,請看(路七33),這裡提到當年施洗約翰不吃餅、也不喝酒;至於「不可喝酒」這句話在整本聖經裡面總共也只出現3次:這3次全部在舊約,其中2次一樣在耶利米書第三十五章,第6和14節,另一次則是在(結四十四21)節,請看(結四十四21),這裡特別強調祭司要進聖殿內院的時候,都不可喝酒。可見,單從「字句」來分析,我們大概就可以了解到有兩個重點:(一)談到哪種身分的人不可喝酒:(二)談到不可喝酒的理由是什麼?它的精義在哪裡?

(一)哪種身分的人不可喝酒

首先我們來談談到底哪種身分的人不可喝酒,在舊約聖經以西結書那裡特別強調祭司要進聖殿內院的時候不可喝酒,為什麼?因為祭司是神特別揀選來服事祂的人,這種人是屬神的,不屬這個世界,所以儘管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手下(約壹五19),但無論如何神永遠是聖潔的,所以神對祭司的要求自然是要分別為聖才行,這是最基本的條件,況且祭司正要進聖殿的內院去事奉神,當然更要分別為聖才可以;難怪舊約摩西的律法才這樣規定,請看(民六1~4),這裡提到凡是許願要作拿細耳人離俗歸神的,清酒濃酒都不可以喝,而且要做得非常徹底,包括醋、葡萄汁、鮮葡萄、乾葡萄、甚至葡萄核、葡萄皮作的東西都不可以吃,因為這些東西在不知不覺當中很容易就發酵而帶著酒味,必須很小心的防範它;這就是為什麼新約時代施洗約翰不吃餅、也不喝酒最主要的原因,因為他是主耶穌的開路先鋒(賽四十3;太三1~4),他的身分就好像舊約的祭司和拿細耳人那樣;今天從屬靈角度來看,我們都是祭司(彼前二5、9),都是拿細耳人,所以依身分我們今天也不宜「喝酒」,應該要離俗歸神、分別為聖才是。

(二)不可喝酒的理由是什麼?它的精義在哪裡?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不可喝酒的理由是什麼?它的精義在哪裡?有關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耶利米書三十五章來了解;這是當年南朝猶大國即將滅亡之前所發生的一件史蹟,請看回(耶三十五章),從(1~19)節整章都在講這件事,請看(1、2、5~10、14),就在约雅敬作猶大王年間,當時南朝猶大國已經危在旦夕,因為全國上下都離開神和神的律法,罪惡非常深重,而且還硬著頸項不聽先知的勸勉和警告;然而神還是愛他們,畢竟他們是神的選民,神實在不忍心看著自己的百姓家破人亡;於是神再一次呼換他們,就吩咐耶利米先知特地去請利甲族約拿達的子孫來,進入神殿的一間屋子,給他們酒喝;那麼為何要去請利甲族約拿達的子孫呢?到底這些人是誰?很顯然這些人並不是正統的以色列民,請看(代上二55),所謂利甲族其實就是後來的基尼人,而基尼人和摩西的岳父有關,請看(出二18、21,三1),當年摩西逃到米甸地就在那裡結婚,他的岳父名叫流珥,是米甸的祭司,又稱葉忒羅,或許是他的稱號;而米甸是當年亞伯拉罕第二個太太所生的第四個兒子(創二十五2),不是神所應許生的,但在肉體上卻與亞伯拉罕有血統關係,所以當時他們很可能也事奉真神,請看(出十八10~12、17~19),當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三個月來到西乃曠野,那時摩西的岳父帶著摩西的妻子和兩個兒子來與摩西團圓,我們看到他不僅稱頌神的偉大與慈愛,把燔祭和平安祭獻給神,同時還跟摩西、亞倫以及以色列的衆長老在神面前一起吃飯,接著還獻策教導摩西怎麼樣帶領神的百姓,只不過後來他自己還是回到他的本地去;可是就在以色列百姓經過一年要離開西乃曠野的當下,請看(民十29~32),摩西特地請求他的內兄(太太的兄弟)何巴,就是流珥的兒子,希望他能夠跟著以色列百姓一起走曠野路,作他們的嚮導,然後一起進迦南,因為他對曠野的地形、民情比較熟悉,並且答應將來如果從神那裡得到什麼好處一定會分給他,結果他答應了;就這樣他和他的子孫真的跟著以色列百姓走曠野、進迦南,一路上他們確實幫以色列百姓不少的忙,直到進入迦南地還是一樣,請看(士一16),他們就是後來的基尼人,和猶大人在一起住在猶大曠野,成為以色列民歷史上常常提到的民族,說明他們的確給以色列百姓帶來諸多好處,不管在肉體上或在信仰上;其中有一樣最特殊的,請看(王下十15、23、29),從(王下十15~29)節可以算是(耶三十五章)有關基尼人利甲的兒子約拿達的歷史背景,就發生在北朝以色列國耶戶被膏作王以後;當時耶戶為神大發熱心,他遵照神的吩咐滅了惡王亞哈全家,接著還要滅掉巴力的衆先知、衆祭司和一切拜巴力的人,一個都不能漏掉,但也不可錯殺一人,怎麼辦呢?必須設計把所有拜巴力的人全部招聚到巴力廟來,然後加以確認,讓他們都穿上禮服獻祭,等獻完了祭,再吩咐事先安排好的護衛兵和軍長進到廟裡頭,把拜巴力的人全都滅絕,並且把巴力的柱像燒毀,拆了巴力廟作為廁所;那麼剛好這件事約拿達從頭到尾全程參與,表示約拿達與耶戶一樣都有為神忌邪的心,這是好的;所不同的是耶戶辦完這件事之後,聖經說他還是照樣使以色列民陷在罪裡,為什麼?因為他自己仍然繼續拜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犢,說明他為神大發熱心的動機是有問題,他只想假借神的名義來除掉異己,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可是約拿達卻完全不同,他反而從這件事當中學到教訓、悟岀了真理,什麼真理呢?正如當年摩西離世之前對以色列百姓的諄諄教誨,請看(申八11~14、17~20),當年摩西最擔心以色列百姓的是什麼?不是擔心他們進迦南以後沒飯吃,而是擔心他們進迦南之後太富足,怎麼說呢?因為當一個人吃得飽足,有好房子住,牛羊加多、金銀增添、應有盡有,這時候很容易就會不知不覺的心高氣傲起來,忘記真神,覺得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然後就開始不守神的誡命、不聽神的吩咐,任意妄為、事奉偶像,最後跟那些沒有信神的外邦人一樣去犯罪,給自己和自己的子孫種下禍根、帶向滅亡,這才是最可怕的,這才是當年摩西最擔心的問題;很不幸的是進迦南後的以色列百姓真的就是如此,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更是血淋淋的教訓,這一切約拿達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不僅親眼見到,而且還親身體悟;於是他痛下決心,雖然自己按肉體並不是正統的以色列民,但是今天既然選擇跟以色列百姓同走曠野路、同進迦南地、而且同拜這位真神,那麼至少我自己必須要有自知之明,絕對不讓自己和自己的子孫重蹈覆轍,一定要吸取教訓、杜絕禍根,怎麼做呢?最徹底的作法就是留下遺命,什麼遺命?請看回(耶三十五6~10),就是交代自己的子孫「永不喝酒,永不蓋房,永不栽種,永住帳棚。」這就是當年約拿達所留給子孫的遺命;很難得的是利甲族約拿達的子孫經過了250年,他們還是堅持的遵守著,反倒是應許的選民以色列百姓,神從早起來差遣先知不斷的勸勉警告卻沒有人聽從;難怪神最後才宣判說,請看回(耶三十五18、19),神說:我的選民以色列百姓必招禍滅亡,而利甲族的子孫必蒙福堅立。這就是結局。

    可見,「我們不喝酒」的理由是什麼?精義在哪裡?應該不是單單指物質上的酒,就好像不是單單指物質上的房屋、葡萄園那樣,更重要的應該是指花花綠綠的世界,尤其是指今天世人所共同追求的名、利、權等;因此,「不喝酒」絕對不是單叫我們對屬物質的酒要格外謹慎,更要緊的是叫我們對世上的名、利、權要特別小心,寧可遠避它(約壹五21)、絕不迷戀它,更不可貪得無厭而不擇手段,免得自己醉在其中還不知道;所以為了這個緣故我們甘願「永住帳棚」,而所謂的「帳棚」當然也不是單指物質上的,而是指甘願過著遊牧民族那種刻苦己身、簡單樸素的信仰生活,就好像舊約守住棚節那樣,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十一13;彼前二11),切切仰望主耶穌的日子來到,這樣才有可能與罪斷絕,不從人的情慾、只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彼前四1、2);難怪保羅才很懇切的提醒我們,請看(弗五18;帖前五7、8),這就是我們之所以「不喝酒」最主要的理由,更是我們之所以「不喝酒」最重要的精義所在。

結論:(太二十三23)是的,當年文士和法利賽人非常重視十一奉獻的律法條文,這是對的;但問題是他們卻輕看了律法上更重要的精義,就是公義、憐憫、信實,結果拜神拜到最後成了假冒為善有禍的人,真的相當可惜!那麼既然如此,今天如果我們只強調「我不喝那看得見屬物質的酒」,卻忽略了我們之所以「不喝酒」最主要的理由和精義所在,反而與世人一樣很在意世上的名、利、權,而且還貪得無厭、醉在其中,不只在社會上,甚至在教會裡,做聖工只為了打自己的知名度,只為了提高自己的職位,只為了營造自己的影響力,用這樣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就好像耶戶那樣貪權,卻沒有約拿達那種體悟,那麼請問:我們豈不是成了現代假冒為善有禍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嗎?我們豈可不慎乎?懇求主耶穌幫助我們!

以上轉寄,出自:
http://www.xn--jp-0j3cs75f8ju.com/2022/05/no-beberemos-vino-cheng-ming-chu.html

影片:
https://youtu.be/H0foXWWhe-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